扑通诗词网提供成语解释、出处、成语谜语、成语故事大全、成语接龙、近义词、反义词等查询

创作背景

位置:扑通诗词网 > 诗词大全> 创作背景

创作背景

查看全诗

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(723年)或十二年(724年)的秋天。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,因祀后土,并渡汾水饮宴赋诗,作《秋风辞》。开元十年(722年),唐玄宗听张说之言,谓汾阳有汉后土祠,其礼久废,应修复祭祀。开元十一年(723年)正月,唐玄宗到潞州、晋州,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,并有诗。二月在汾阴祀后土,诗人从行并写了《祭汾阴乐章》。是年冬,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。到开元十三年(725年)才又调回长安。外放的两年,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,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。

推荐古诗: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宿紫阁山北村开元乐(心事数茎白发)从军行(烽火城西百尺楼)满庭芳(小阁藏春,闲窗锁昼)正气歌并序(天地有正气)七律二首(绿水青山枉自多)虞美人(波声拍枕长淮晓)家园小酌(满林春笋生无数)秋波媚(秋到边城角声哀)

推荐诗句: 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岁暮阴阳催短景,天涯霜雪霁寒宵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为君持酒劝斜阳,且向花间留晚照鹔鹴换美酒,舞衣罢雕龙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

热文成语

  • 哀感顽艳  原意是指内容凄切,文辞华丽,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。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、戏曲、电影中的感人情节。
  • 匪夷所思  匪:不是;夷:平常。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,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。
  • 分我杯羹  羹:肉汁。楚、汉相争时,刘邦答项羽的话。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。
  • 安坐待毙  坐着等死。指不积极想办法,坐等灭亡。
  • 风不鸣条  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。比喻社会安定。
  • 傲头傲脑  形容倔强、桀骜不驯的样子。
  • 安常履顺  习惯于平稳的日子,处于顺利的境遇中。同“安常处顺”。
  • 匪夷匪惠  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
  • 拔刀相助  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。
  • 分茅裂土  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。后称分封诸侯。
  • 安分知足  安于本分,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。
  • 飞沙走砾  沙:沙土;砾:小石块。沙土飞扬,小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很猛。
  • 诽誉在俗  诽:指诽谤;誉:赞扬;俗:风气、习惯。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。后来引申指风气、习惯的作用非常大。
  • 半筹不纳  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  • 匕鬯不惊  匕:古代的一种勺子;鬯:香酒;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。形容军纪严明,所到之处,百姓安居,宗庙祭祀,照常进行。